由于国家严控工业用地的规模,最近上海、苏州等许多外商投资集中的地区开始注意腾笼换鸟,也就是让一些他们不很中意(技术不够先进、污染较大等)的外商撤离,为招纳新的投资者提供空间。
这种行为从单向角度而言似乎合理,但如果站在双向的角度则涉及:废弃了当初招商时的承诺及双方的协约;特别容易在投资者中形成不诚信的行政形象;如果投资者坚持不挪地儿就出损招,负面口碑真是何以堪;仅仅站在技术升级及产业优化角度考虑腾笼换鸟,未充分考虑我们需要消化大量的低端劳动力这种实际情况,在“产业升级但需扩大社保负担”和“产业二元化而自然实现产业与就业的平衡”两个模式间,缺乏均衡考虑。
我国在过去多年中发展了大量开发区,除了占用大量耕地且重复建设,开发区在避开原有低效率体制,发展相对集中的新产业机制上,是做出了重大贡献的,一定程度上中国的高效经济正是以产业园区经济为核心的。但是,产业园区有大有小,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,产业园的规模、水平及发展能力差距甚大,在纯行政机制下产业园区呈现纯竞争化的发展。
但在今天的格局下,尤其是许多发达地区的开发区需要腾笼换鸟时,我认为存在着某种将产业资源商业化整合的机会,即发达地区的开发区可以以管理承包、参股、联营的方式,整合参与更多周边、内地甚至落后地区的开发区中去,对自己所拥有的投资资源,按照这些不同类型的开发区,给予整体性的合理规划,并使园区企业又能在整体上享受某些整合来源地所拥有的政策支持。
用这种方式,发达地区的信息、投资、管理经验优势,与其他地区的土地、劳动力、政策优惠,就变成了可以互补的组合资源,假以时日,更为均衡的多元化产业分布自然可以实现,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跨地区、跨行业的投资管理集团的品牌,这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已有先例。它们本身就具有更强的商业价值,同时未来也不排除有能力跨出国门,去整体整合境外某个区域开发区的发展。这样,又可有力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,提供新的支持与新的服务方式。
当然,这种思路需要在打破过往的行政区划管理思想方面比较大胆,而且需更明确的管理经营思想。但是,高水平投资服务及系统的投资招引,是投资者与投资区域共同寻求的东西。因此,进行这样的工作可为多方创造价值,同时为国家经济注入更多的内部优化整合能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