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名中职生试水创业
专家认为,专业基础打扎实是关键,创业后仍需不断“充电”
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开办工作室的几名学生。 邵剑平 摄
“不为别人打工,做我们喜欢的!”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吴燕萍、严梦菲等6名学生,出于共同的兴趣与梦想走到一起,今年2月他们成立“设计工作室”,踏上创业之路。昨天,记者走访工作室,感受到一群“80后”创业者的朝气和对艺术梦想的执著。
创业之路,苦并快乐着
工作室选址在中潭路一幢楼宇,80多平方米空间里充满艺术气息。“我们的工作室名叫oui”,严梦菲介绍,“oui是法语,译为‘对’,相当于英语的‘yes’。发音又像英语的‘we’,意为‘我们的’”。工作室目前主要从事一些平面、三维作品创作。
学生们已经收到几笔订单,有为会展设计效果图的,有给博物馆进行图纸制作的,还有的是设计LOGO(标志)。“最辛苦的一次,是为广州一会展设计效果图。”对方要求,两天内须设计出这一灯展的全效果图。6个人通力合作,干脆吃住在工作室,商讨设计方案,到最后效果图的形成,前后花了近30个小时。最后完成的那一刻,6张疲惫不堪的脸上充满了快乐。
艺术信仰立足于诚信
“工作室是一种商业模式,更是一项创造艺术。”交谈中,成员们提到最多的就是“学习”。金晔龙说,设计每幅作品时,大家精益求精,在设计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。休闲时,他们最爱做的是背着照相机走走瞧瞧,一遇到触发灵感的画面,即刻拍下来与大家分享。
班主任张美琴对小组中两名男生的flash作品印象深刻。他们在该作品中创作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表达诚信,闸明在诚信面前,财富和权力都不重要。这一作品获得市公益flash大赛一等奖。祝宇飞说:“工作室即使扩大为公司,但是艺术创作的前提是不变的,即必须真诚。立足于诚信,艺术才会永恒发光。”
更适合“小作坊”创业
中职校学生毕业时,大都才20出头,走创业之路需要勇气,更要底气。底气从何而来?张美琴老师认为,在校期间,把专业基础打扎实是关键。中职四年,前三年是学专业、练本领期,学校要创造各种机会,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。
上海有限广告公司负责人赵先生指出,中职生创业并不多见,其实这也是就业的一种途径,只要时机和条件成熟,应该鼓励学生尝试。
教育界人士认为,相比大学生创业,中职生阅历不深、理论修养不足,更适合“小作坊”创业。一技之长虽能敲开创业之门,但要持续发展,就需不断学习“充电”,提高自己的技能与修养。 |